当前路径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园动态

对标安吉学经验 聚力生态促转化

发布日期:2025-10-21    来源: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 戴光明

  到“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安吉学习观摩,收获很多。安吉余村将自然生态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制度保障、民生共享的实践路径,以机制创新破解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其核心经验在于机制创新驱动系统转型。通过“1+1+4”片区组团发展模式扩大发展格局,以“全球合伙人计划”汇聚创新资源,构建竹产业“资源收储—精深加工—市场推广”的完整链条,年竹产业产值超190亿元。借鉴安吉先进经验,需发挥林区比较优势,转变观念、打开思维、创新措施,持续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探索。

  一、筑牢生态基底,夯实转化根基。生态修复是“两山”转化的前提。安吉余村将废弃矿坑改造为生态公园的实践启示我们,生态治理与资源利用可同步推进。针对大九湖生态治理项目,我们可以全面借鉴其“修复与科普、旅游”结合模式,打造集生态治理示范、生态研学体验于一体的特色项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以金丝猴保护为核心,开发猴群追踪、红外相机探秘等体验项目,建立“观测、研究、科普”联动机制,既提升公众参与度,更让生物多样性成为核心品牌资产。

  二、盘活林业“三资”,释放资源价值。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是神农架绿色发展的突破口。借鉴安吉竹林资源收储模式,按照“确认、确权、确值”原则,对林区林业资源进行全面清查,绘制资源资产“一张图”。推动科研科普基地、珍稀苗木基地等市场化运营,采取“国企牵头、科研机构合作、农户参与”模式,培育珍稀苗木、药用植物等生态产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资金变收益”的转化。同时,规范生态资源特许经营,对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项目实行规范经营管理,确保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协调。

  三、做强生态产业,构建闭环体系。安吉的“三新产业集群”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产业升级范本。在研学教育领域,对标余村自然学校建设标准,分层分级分区开展定制化自然教育。一是推动研学产品化,比如谋划实施姊妹峰、小龙潭、大龙潭一体化运营管理,建设小龙潭野生动物救护与展示中心,将姊妹峰建成青少年研学基地,将小龙潭打造为专业研究实习培训基地,大龙潭接待高端生态体验客户,向大众推出“文化体验”项目,形成全面覆盖的自然教育研学体系。二是推动科普专业化,比如制作金丝猴保护纪录片、地质演化动画等融媒体产品,结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放大国际品牌效应。三是做强科研平台,联合中科院水生所、植物所和高校,建成国家金丝猴保护研究分中心,持续提升省级重点实验室、行业监测平台的内涵和影响力,聚焦生态修复、物种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研究,让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产业动能。

  “两山”转化不是简单的资源变现,而是理念、机制与产业的系统性重塑。我们将以安吉经验为镜,补短板、强弱项,通过生态修复筑基、“三资”盘活赋能、产业升级增效,逐步将生物多样性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产业优势,努力实现保护、发展、共享的良性循环。

版权归神农架国家公园所有电子邮箱:2673990569@qq.com综合执法大队举报电话:0719-3453368
地址: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楚林路36号安全须知  |  网站声明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鄂ICP备 18005077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