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来,“两山”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先后写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和党章,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重要国策,引领我国迈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征程。
神农架国家公园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华中腹地,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生态基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三峡库区最大的天然绿色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关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神农架国家公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厚植绿色家底。森林覆盖率从94.20%提升至96.11%,新发现动植物物种38种,旗舰物种金丝猴栖息地扩大91%,种群数量增至1618只。依托“天空地人”智慧监管系统,布设2000余台红外相机实现智慧监管,实现921条巡护线路全覆盖,保护效率显著提升。完成生态修复3.8万余亩,建成25处野生动物通道。设立金丝猴研究中心,成功繁育珙桐等27种濒危植物。同周边保护地联盟共管,同28家国内外姊妹公园交流互访。此外,累计投入2亿元实施生态补偿,开发4000余个公益岗位,推动中药材种植、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有效促进社区共管与民生改善。
01
健全保护制度与规范
实施“一园一法”管理
依据《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实施规范化管理,确保法律覆盖范围内科研、旅游、居住等所有活动。“一园一法”管理下,神农架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得力,物种数量稳步上升,珍稀动植物种群恢复明显,如金丝猴数量增至1618只。
制定神农架国家公园技术标准
制定《野外巡护技术规程》《神农架国家公园生物监测技术规范》等9个技术标准等,明确巡护频次、路线及记录要求,确保生态保护措施常态化执行,有效提升保护效率,不断优化保护制度与技术标准。
强化资源监测与巡护
“十严禁”严控破坏:神农架国家公园实施生态保护“十严禁”,有效遏制非法狩猎、采药等行为,据统计,违规事件同比下降30%,保障生物多样性。
双巡护全覆盖:通过“日常巡护+专项巡护”机制,921条巡护线路全覆盖,年度监测数据显示,野生动物活动范围扩大,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科技提升效率:引入无人机、遥感监测等高科技手段,提高巡护效率与精度,监测面积提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威胁,维护生态安全。
社区共管共赢:与26个行政村建立共管机制,通过培训提升居民生态保护意识,提供500余个公益性岗位,形成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02
强化监测体系及技术
建立动态监测设施
样地样方建设:神农架国家公园设立生物监测永久样地,通过系统观测,有效记录物种分布及变化,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坚实基础。
红外相机布设:红外相机遍布区域,24小时不间断捕捉野生动物影像,记录物种活动轨迹,增强动态监测能力。捕捉影像在央视《秘镜之眼》播出50余期。
多维度环境监测
气象数据精准监测:通过高精度气象站,实时监测温湿度、风速等,助力分析生态变化,为防灭火工作和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有效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水文噪声全面监控:设立多处水文监测站与环境噪声计,监测水质变化与环境噪音水平,为生物多样性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03
提升科研和保育能力
珍稀植物和动物救护
珍稀物种培育:建立实验室,秉持"就地保护与迁地保育并重"的生态理念,建设本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累计繁育珙桐、秦岭冷杉等珍稀濒危树种10万余株,其中70%实现野外回归,培育其它本土苗木30万余株,提升了神农架生物多样性水平。
金丝猴研究深入
建立金丝猴科研基地,通过科学研究金丝猴栖息环境,进行血液研究分析等,掌握金丝猴存量动态、生活习性、迁徙规律,为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科研合作促发展
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濒危物种保护研究,累计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的交流与合作。
04
建立跨区域保护合作
多保护地联合管理
联合管理增效:神农架国家公园发起成立的“鄂西渝东毗邻保护地联盟”,遵循“共商、共建、共管、共享”联盟要义,与周边保护区建立联合管理机制,提升资源保护效率,共筑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
数据共享促保护:开展GEF大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构建鄂西渝东大神农架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在队伍建设、强基固本、资源保护、科技支撑、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管护力量进一步充实,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管理质效不断提升。
金丝猴栖息地修复
跨区域协同推进:同兴山万朝山保护区、巴东金丝猴保护区携手,共享资源与技术,共同修复金丝猴栖息地廊道,促进神农架金丝猴保护。
栖息地连通增强:同周边保护地实施增绿、生物廊道建设等措施使金丝猴栖息地斑块间廊道宽度增加,有效促进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增强栖息地整体稳定性,金丝猴种群数量增长,伴随栖息地连通性增强,其他野生动物种类亦增加,展示了跨区域合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成效。
05
修复栖息地系统维持生态
构建野生动物通道
神农架国家公园根据野生动物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投资1100余万元,针对兽类、两栖爬行类野生动物建设上跨式、下涵式、缓坡式3种类型25处野生动物通道,形成野生动物专用“路桥网”,实现了区域间野生动物的交流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连通,有效缓解了原209国道及其他公路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功能隔离的影响和对野生动物迁徙的阻隔,监测显示野生动物穿越频次提升,增强了生态系统连通性,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种群基因交流,提升了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修复筑牢绿色屏障
投资1亿元恢复生态环境38320亩,其中投资6000余万元,生态修复157处283万平方米,人工恢复高山湿地4000余亩,封山育林3万亩,更新外来物种迹地4000亩,实现了国家公园试点区内人工疮疤和裸露山体的全面修复。
清除外来入侵物种:对34种外来入侵物种和15种关注物种精准普查。完成101.67公顷日本落叶松清除替换项目,替换栽植乡土树种冷杉72350株、高山杜鹃17000株、箭竹17000丛,减少对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保育的影响。
建设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在重点区域设置了10个监测点,设立森林病虫害监测样地12处,开展松材线虫春秋两季普查、样地对比试验研究,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
06
推进野生动植物专项研究
综合资源本底调查
神农架国家公园联合10余家科研机构,开展为期3年的综合资源调查,记录野生动植物种类超3000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组织开展跨区域金丝猴种群数量专项调查;开展了兰科植物、大型真菌、鸟类、野猪、梅花鹿和黑熊等专项调查,掌握了神农架地区珍稀物种分布及数量,如金丝猴种群数量增长至1600余只,为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出版系列科研专著
《神农架植物志》《神农架植物多样性研究》、《神农架动物多样性研究》和《神农架昆虫多样性研究》和《神农架金丝猴生境保护研究》等系列专专著出版,收录植物种类超3000种,详细记录生态特征,被国内外多家知名学府及研究机构多次引用,推动了跨学科合作,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07
促进宣教与公众参与
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场馆
科普场馆众多:神农架国家公园已建成7个科普场馆,年接待访客达10万人次,有效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的认识。入选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全国科普基地、中国第二批自然教育学校、湖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和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
互动体验增强:场馆内设置互动展览区,通过VR、AR技术模拟生态环境,年互动体验人数达5万,增强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教育成效显著:科普场馆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课程,已培训学生及教师2000余名,有效促进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与实践,提升了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开展科普研学活动
打造生物多样性研学线路,在官门山、金猴岭、大九湖等地建立研学点、观鸟屋、科普长廊等科普科教基础设施;制作安装科普标识牌1000余块,延伸二维码解说。
邀请国内知名地质、动植物科普专家编制研学与科普教材,先后编制了《神农架国家公园研学手册》、《国宝金丝猴与生态保护研学教材》、《神农架物种100》、《地质探秘神农架》等系列科普读物,其中《国宝金丝猴与生态保护研学教材》被列为世界研学教材,央视推广宣传。
《地质探秘神农架》荣获“武汉市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优秀科普产品奖”,《地质探秘神农架》和《神农架地质旅游指南》被自然资源部评定推荐为优秀科普读物。
招募和培训国家公园科普志愿者300余名;先后组织来自全国近100所中小学来区开展研学和科普教育活动。
连续5年联合举办“神农架国家公园杯”观鸟赛活动,吸引全国25个省市1000余名鸟友参加。
08
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交流
高端论坛与专家贡献
主办国际学术会议:2024年举办“一带一路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105国320余名专家、学者及国际学生参与。
自然遗产推广:成功举办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发布《神农架宣言》。
国际评估专家:1名专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评估专家库。
国际会议交流:组织参加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世界遗产大会、国际灵长类大会等国际会议20余次。
全球姊妹公园合作
协议签署:与28家国内外国家公园/保护区签订姊妹公园合作协议。
互访交流:与多数姊妹公园实现人员互访、经验共享,促进跨国生态保护协作。
保护地联合行动
跨区域联防联保:开展联合巡护、联合培训,强化保护地间生态廊道联通。
协同管理机制:通过定期协商,推动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传播与自然教育
多语言平台建设:上线双语官网、自然教育网站、“自然教育”APP及“科普科教”微信小程序。
国际影响力提升:《神农架密码》获国家广电总局“年度国产纪录片优秀短片奖”。纪录片《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金丝猴王国·勇者的世界》全球热播,展现中国生态保护“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