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园动态
公园动态

守一辈子山,直到我爬不动为止
——记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年度先进工作者姜林

发布日期:2024-04-21    来源:神农架国家公园
  题记:九冲河汇入香溪河河口处,绝壁千仞。绝壁下,人工开凿的一条狭窄公路沿着九冲河往谷里延伸。山谷幽深,两面高山耸峙,悬崖千钧。九条山冲犹如九条巨龙,从山巅蜿蜒而下,直扑河床。谷底一处稍开阔的地方,一幢三层楼房笔直矗立,这里就是神农架国家公园老君山管理处。因老君山管护中心正在修缮中,管护中心团队暂时合并在管理处办公。我们要采访的主人翁姜林也在这里。他已经在这谷里生活了多年。看上去,他气定神闲,笑容天真灿烂,仿佛这里的一切是他的至交好友,他们和谐相处,安然默契……
  父亲取名缘青山
  1977年4月下旬的一天,秭归县祥溪号立志村大队五组姜家简陋的茅草屋里传来婴儿的哭嚎,姜林就出生在这里。立志村五组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散落在山包上的20来户人家,靠种玉米、小高粱、黄豆、红薯和桐树为生,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姜林的父亲参加开发神农架的大队伍,在木鱼林场断江坪林业队伐木。接到儿子出生的消息,他异常兴奋。单位批了探亲假,他赶回来探望母子。妻子叫他给儿子取个名字。他想都没想,直接说出了“姜林”两个字。从此,姜林就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生于大山,长于大山,成了守护大山的绿色卫士,名副其实。
  上世纪80年代初,林业队有政策,员工家属可以办农转非。母亲带着姜林和弟弟都放弃了农村户口,成了林区工人户口。户口倒是转了,姜林和弟弟都还小,母亲又没有工作,家里的土地又没人种,母亲还是带着他们哥俩在老家务农,照顾两边的老人。
  母亲是个坚强的女人,她勤扒苦捡,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姜林和弟弟年幼时,母亲都背着他们下地干活,这样就不用停下活计跑回家给他们喂奶。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是母亲最欣慰的事,再苦再累也值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姜林小小就懂事。上立志小学几年里,他一放学就回家帮母亲干活。初中上郭家中学,离家比较远,姜林两周才能回家一次,一回家就带着弟弟,抢着帮母亲干活。看着兄弟两个干活的身影,母亲心里甜滋滋的。
  1993年,母亲带着姜林和弟弟来到神农架,跟父亲一起生活。虽然一家四口挤在30多平方米的木板房里,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总算结束了天各一方的日子。大家生活相互照应着,近了,更亲了,其乐亦融。后来,棚户区改造,单位给他们分了两套70多平方米的毛坯房。由于父亲在伐木队装载木材时被木材撞伤,从伐木队转到了育林队。1994年,父亲的哮喘病渐渐严重起来,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单位同意他内退。第二年,林场同意由姜林顶岗参加工作,在木鱼柄把厂干车工。从此,姜林成了神农架林区众多林二代中的一员。三年后,姜林加入了伐木队,拎起板斧进山砍树。又一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姜林放下板斧,从伐木工变成了护林员。
  吃定护林这碗饭
  虽然姜林伐木时间不长,但那段历史在他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说:“我在好几个山头砍过树,每每想起当时的情景,我都深感痛心。那个时候,老伐木工人十几分钟就可以放倒一棵直径30多公分的大树。大树一棵一棵被砍倒,漫山遍野都是。”当时,姜林的心里很矛盾,一边感觉自己经验不足,用斧的方式、姿势和力道都欠火候,砍的树不多,拿到手的薪水也不多,有点不甘。一边又感觉自己这样做有悖于自己的内心,看着一片片森林变成光秃秃的山坡,心里无比惋惜。
冬天巡护途中
  转为护林员后,姜林笃定保护绿水青山的信念。放弃了两次离开护林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选择了护林工作。那时候,林场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住的板壁房,吃的河沟水,点的煤油灯,护林靠脚走,联系靠嘴吼”是对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他没有怨言,安下心,扎下根,以大山为伴,以守林为乐。他先后在酒壶坪、高坪、麂子沟等管护所当护林员,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从未叫过苦,有过畏难情绪。在管护所,他是管护员,到国家公园,他还是护林员,转眼已是第25个年头。25年,他换了一个又一个团队,在哪里都一如既往,用双脚丈量这片山林;25年,他跑了一片又一片林子,在哪里都一丝不苟,用双眼守护一株株古木参天。
巡护途中啃泡面是巡护员的家常饭
  从林场转到国家公园,他的肩上多了很多担子,业务上加了很多责任。除了巡护,他们要做各种各样的宣传,把老百姓的思想统一到更高的认知高度。他们还要加强社区共建,把公园的每一项惠民政策都落到实处。对于同龄的社区居民,他和同事是他们的好友;对于老弱病残者,他们就做贴心人。姜林告诉我们:“从林管所到管护中心,工作强度增加了不少,事无巨细,样样我们都要去干。但我们知道,我们吃的就是生态护林这碗饭。要护好这片林,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与配合不行。只有我们把自己当成老百姓,老百姓把自己当成护林人,林子才会持久安全。”
  感恩万物常作伴
  在老君山管护中心,姜林、饶龙和王峰三人不只是巡山的同伴,他们更是守望相助的兄弟,而且,他们都是一起从林管局合并到国家公园来的老战友。姜林感恩这个团队和战友们,他说:“我们中心有六个人,我是他们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我们的团队非常和睦,也非常优秀,他们都很关心我。我这次被评为先进,荣誉是属于老君山管护中心整个团队的。”他们一起巡护多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愿意为队友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姜林和队友们的工作照
  说起周边的环境,姜林如数家珍,哪里有片古树林,哪里有座石林,什么时候开什么花结什么果,他都能随口道来。在哪里见过青蛇,哪里碰到黑蛇,哪里见过黑熊、麻羊、麂子、猕猴,他都清晰地记在脑海里。
  在大多数人眼中,护林就是简单的爬爬山、走走路、防防火。但随着林区高水平保护的新要求、局党委提升保护能力的新举措,姜林深知做好一个护林员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他说:“以前,我们带把刀子,背个黑白相机和锅勺米菜跑几天就回来。现在不同了,巡护工作涉及的高科技越来越多,PDA、红外相机、无人机、周界视频、卫星遥感、地表火探测器、人工影响天气设备等等,都需要巡护员熟练掌握并操控维护。”他说,以前巡护靠眼睛,现在巡护靠科技。PDA是个非常重要的设备,巡护中见到的一切植物、动物、昆虫,甚至毛发、粪便、脚印都得用它记录下来,还要把数据上传到局信息中心保存。对于一些重点物种,在巡护中还要重点监测保护。
姜林和队友安装红外相机
姜林和队友练习操控无人机
  姜林说,他和队友们每天都在学习。不仅要学习法律条例、保护知识,更要学习生物多样性,掌握动物的习性、植物的特点、保护等级,甚至保护价值等等。巡护员的每一眼都可能发现问题,每一步都可能有新物种,每一张照片都有历史价值。
  姜林说,神农架国家公园不只是一片绿水青山,他涉及地质学、物理学、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气候学、气象学……,只要你认真对待,勤奋好学,在巡护的道路上同样可以成长为某一学科的专家学者。
  牢记初心迎难上
  当我们问他离退休还有很多年,他有什么打算时,他是这样说的:“我退休还有十多年时间,现在我们的巡护队伍中还有很多五十多岁甚至快退休的人,我会像他们一样,一如既往地做好保护工作,守到我一辈子爬不动为止。我们生活在这片大山深处,枯燥乏味,孤单寂寞。我们的工作也可能无人知晓,功名远离,平凡至极,但我们是这片大山的主人,我们不保护她,谁更胜之。更何况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也是我们生存的饭碗。我们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看不到摩天大楼,大江大湖,飞架桥梁,但我们拥有城市居民日益渴盼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每日生活在这绿水青山之中,置身一个大氧吧里,是小小的满足,更是大大的幸福!
人生的不平凡都是在平凡的人生路上走出的
  “我很高兴,如今这绿水青山,正在修复她历史的伤痕,重新焕发青春的模样。我们伐木那个时代,听不得到这么多的鸟叫声,回荡在山谷的是斧头砍树的声音,此起彼伏。现在一切都在保护之中,树越长越粗了,林子越来越大了,野生动物越来越常见了,游客越来越多了……”

  姜林质朴的话语,抒发的是他对工作的平凡认知,在我们的内心却激起层层巨浪。一个守护大山的人,对自己的剖析、对人生意义的认知,对我们这些从大城市里溜进山来采访的人,难道不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吗?(文\何塞 柏宁 王品) 

版权归神农架国家公园所有电子邮箱:2673990569@qq.com综合执法大队举报电话:0719-3453368
地址: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楚林路36号安全须知  |  网站声明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鄂ICP备 18005077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