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姜治国)连日来,官门山实验室珍稀植物繁育基地为进一步优化整体布局,促进苗木均衡生长,按照院领导的现场调研部署,对部分长势较弱和生长密集的苗木进行了规划调整和移栽补植,规划调整后的苗木基地呈现出“品种多样、规格统一、布局合理、种类集中”的良好局面。

官门山实验室珍稀植物繁育基地建于2011年,面积约20亩,主要以珍稀濒危植物培育为主,生态苗木、观赏树种、药用植物等培育为辅的综合性苗木基地。经多年培育,基地现有珙桐、红豆杉、银杏、钟萼木、香果树、水青树、连香树、鹅掌楸、金丝楠、红豆树、巴山冷杉、铁坚杉、华山松、天师栗、黑壳楠、槭树类等各类苗木20余种3万余株。近几年,通过精心管护,大部分苗木长势良好,生长健壮,而部分苗木由于遭到动物破坏、洪水冲刷等原因长势欠佳。
为了尽快恢复苗木长势,促进各类苗木均衡生长,官门山实验室抓住有利时机,结合各类苗木的喜光、耐阴、生长快慢等生长习性及地理环境因素,对基地部分长势较弱和生长密集的12种5000余株苗木进行了规划调整和移栽补植。移栽现场,严格按照种植技术,对根系、树冠、树高进行修剪、整形,达到树型美观、高度统一,确保成活率。拉线定行、竹竿定距,使其达到纵横成行,整齐一致。
